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李倧看到是,大多数官员都不同意答应大明朝的条件,那些想同意的大臣们也不敢说话。没有办法,李倧咬咬牙说:“那就马上将我们能调动的军队都调过去,要马上把宁边都护府这个战略要地给夺回来,不然,明军就会从这里长驱直入。”

        也有武将分析说:“明军打下了宁边都护府之后,没有向平原的平壤府攻击前进,说明他们的兵力也是不多,不敢太深入我们腹地,或者是他们也在等他们后继的军队。我们必须迅速的调军队反击,趁他们没有准备好将他们击退。”

        这位将军的话,获得了群臣们的首肯。李倧在群臣们支持下,选择了将战争打下去。朝鲜又开始加速动员军队向平壤府集中,准备从那里出发向宁边都护府进攻。

        根据潜伏在平壤府和汉城的情报员的情报,魏祥知道朝鲜已经又集中了近五万多兵马到了平壤府,平壤城外住满了军队。魏祥马上通知之海上的军队,可以行动了。

        海上的窑岗军队早就等不及了,两艘五千吨的大船在两艘窑岗战船的掩护下,向大同江口进发了。趁着夜色两艘窑岗的战船,带头开进了大同江口,靠近岸边突然亮起探照灯,照亮了大同江口的炮台,接着战船上的大炮直瞄射击点名,将朝鲜人引为骄傲的炮台一个个掀翻。然后战船调转炮口,向大同江口朝鲜军队的一个军营开炮。炮弹将朝鲜军队营地的营房和已经被炮声惊醒的朝鲜官兵,覆盖了一便。此时,窑岗的大船将驳船卸下,士兵们登上驳船,拖轮拖着驳船,跟在战船后面,沿着大同江逆流而上,在夜色中,拖轮和战船上的探照灯,同时照见了大同江西岸的一个码头,发现码头上还有一些慌张观望的朝鲜兵,战船上的重机枪一串子弹打过去,将他们打得没影了。拖轮靠岸,步兵迅速登岸。

        登岸的步兵,迅速建立阵地,掩护拖轮第二次回去载运步兵和物资。

        等到天亮了,窑岗的战船和炮艇,完全切断了大同江两岸的联系。

        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发现情况不妙,集中在平壤的朝鲜军队派出了一万多名官兵,想将从大同江登陆的明军赶出去。可是他们刚刚到窑岗人的阵地前面,就被窑岗的陆军的炮兵和船上的炮兵一阵施虐,打得没见到窑岗人面就逃了回去。集中在平壤的军队将领们听到败回来的军队描述的恐怖情景,又结合从鸭绿江逃回开的军队汇报的情况,他们知道这仗没法打了。他们清楚了,占领了宁边都护府的明军不是不能向平壤进攻,明军停在宁边都护府是想让他们集中到平壤,然后明军从大同江登陆切断他们退路,将他们包围在平壤地区。这时候,探马来报,宁边都护府那边的明军已经向平壤方向开来了。这里的将领们更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夜派出人悄悄的渡过大同江,向王宫快马飞驰去汇报这里的情况。

        其实魏祥他们完成了战略部署,更不着急了,他们更希望剩下的事能和平解决。因此他们将宁边都护府的军队向平壤慢慢的压过来,并不着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