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张知木又说,“你们的内存容量还要扩大,两K实在是小了一些。”其实现在的两K的内存已经是几个机柜的电路板组成的了。
杨昌说:“最近他们搞半导体的进步不小,集成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内存问题好解决。”
张知木对身边这些搞计算机的人说:“以后,你们常用的子程序,都要实现标准化。甚至可以用掩膜的办法,象监控程序一样,固化成标准程序。这样他们就不占用内存了。”
一位搞计算的技术人员问道:“张总,我们下一步是不是就是不断地研制新程序?”
“你们要做的很多!”张知木说,“一是,你们运算速度不高,要将主频提高。主频提高之后,会遇到低速度时没有遇到的问题,比如同步是不是受影响,干扰怎么样,可靠性是不是有影响。还有,你们的现在的程序都是用查表的办法,查出机器码,直接写程序。效率实在是太低了。今后你们还要研制编译系统,比如,这个赋值指令,目的是从这个地址里面的数据付给另一个地址,你们是不是可以用一个,容易看明白的命令代替。我看英国人的文字,我们用键盘处理简单。你们用一个mov代替。程序地址指针转移用一个go是不是很简单,你们可以用这样常用指令编写程序,不论谁看了都是一目了然,知道每个指令是干啥。现在你们可以编完程序用手工翻译成你们直接使用的数据。以后你们还可以专门搞一个将这些文字直接翻译成机器码的程序,就叫编译系统程序。这些东西搞完了,你们专门编程序的人就可以不用管哪个数据放到哪个地址,这些事儿,可以有完善的编译系统和系统程序来管理。所以你们要下的功夫是系统程序和编译系统。系统程序完善了,你们甚至可以培养一些专门用这些指令编程序的人来做具体的程序,他们不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在计算机里面是怎么工作的,他们知道,输入啥样的指令能得出啥样的结果就行。”
接着,张知木又跟他们介绍了汇编语言的常用指令,这些常用的指令,根据需要组合使用就可以完成复杂的任务。再就是更简单的高级语言。张知木给他们介绍了BASIC语言的基础十六条指令。告诉他们有了这十六条指令,理论上可以完成所有的计算机程序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告诉他们,你们的计算机要是能使用高级计算机语言的话,说明你们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计算机也就可以走进我们生活。
听完张知木的介绍,这些搞计算机的人看明了未来的方向,不过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实现张知木说的这些,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
杨昌说:“实现这些,工作量还很大。我们今年的毕业生分配了很多到计算机这边,不过新来的学生都不太了解计算的作用,也很不稳定,我是强压着让他们留在这里的。等他们了解了计算机是干啥的就好了!我们还要加强计算机这边力量。计算机这边的工作,下一步也可以细分,这样进度可能还会更快。”
张知木对杨昌的工作非常满意,这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现在他已经不再陷到哪一个具体工作中,完全进入了组织协调的工作状态中了!
尽管计算机发展已经算是很快,可是张知木知道离达到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可是这个方向,必须加强力量,他太知道计算机要是突破了,会带来的多么大的冲击。很可能工业化进程中很多环节都可以省略掉了,甚至会因此,减少很多工业化进程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