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说实话,张东家对我们大明朝是最大的功臣,没有张东家他们支持,大明朝早亡了!”崇祯皇上把目光转向刘建泰说,“不说我们吃的用的都是窑岗人的。就说北京几次危机,都是人家出兵解的围。我们朝中还有那么多人处处想怎么对付人家窑岗人。要是窑岗人有二心,何必忍受这些?”崇祯皇上有用鼻子哼了一声说,“哼!没有张东家支持,前两年朝中的那些人朕就很难应付!”
对于崇祯皇上后面的话,刘建泰不敢谈论。低头端着茶盏又喝起茶了。
其实他们君臣也很难有这样的机会谈谈话。崇祯皇上在位这些年,一共杀了两个首辅大臣,撤换了五十个内阁大学士。另外还撤换了十四个兵部尚书,而且这被撤掉的十四位,还都是正经八百的兵部尚书,仅仅只加兵部尚书衔的还没计算在内。这十四人里,其中有九个被治了重罪:斩首者一人,治死者一人,自杀三人,下狱两人,革职查办两人。
刑部尚书,前后撤换了十七人。处死或被逼自杀的督师、总督,包括袁崇焕在内合计有十一人,如蓟辽总督刘策,漕运总督杨一鹏,督师熊文灿,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蓟州总督范志完、赵光抃等。各地巡抚被斩杀的十一人、未来得及问罪先行自杀者一人。
大臣们没有不害怕崇祯皇上的。
可是刘建泰他们治国想不出啥好办法,对自己和皇上荣辱捆在一起还是非常清楚的,觉得该跟皇上说的也还要说,就试探着问道:“皇上,难道他们窑岗人就是铁板一块?”
崇祯皇上明白,刘建泰的意思是,正面我们和窑岗人没法对抗,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比如从他们内部突破,寻求他们的漏洞?崇祯皇上摇摇头说:“爱卿!不要在这方面动脑筋了!这些,我们东厂西厂动的脑筋多了!千万不要弄巧成拙,最后都不好收拾!我想凭张知木的智慧,他应该想到了今后该怎么办。我也相信他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解决办法!”
“难道一切都听他们的安排?”刘建泰抬头看着崇祯皇上问。这样看着皇上按照以前该是大不敬的罪了。可是今天崇祯皇上没有任何不满的表现,“话不能这么说,但是事情就是这个样子。当然了,在一定的情况下,朕也会据理力争的!”
此时的大学士刘建泰心里觉得非常难受,可是也说不出更好的办法。见过张知木的他,知道论口齿功力也不是张知木的对手。不过他和跟着同船一起来的六部尚书大学士们还有挤在驳船上的官员们,都想看看这个谜一样的窑岗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