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要打仗,哥萨克们一个个热血沸腾,这些马背上长大的哥萨克,就愿意打仗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作战能力及其自信。曾经有无数的对手败在哥萨克人马下。
哥萨克人不但英勇善战,而且也非常会打仗,他们通常不会象蒙古人那样死拼,经常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而且善于谋略。当他们决定要打一仗的时候也很清醒,他们靠一千多人,是改变不了整个局势,也不可能彻底打败窑岗人,所以他们必须寻找机会,给对手一击之后迅速撤退。哥萨克一直派人跟随监视着窑岗的军队。后来他们发现窑岗人进军非常有章法,很难下手,可是他们还是发现了窑岗人的一个规律,每次扎营之后重新开拔的时候,都会有一只前锋队伍先走,后面大队拖后一些跟着启程。这个时候,大队人马还没正式启程,出了事没法马上支援,前面的前锋离大队距离不远,警惕性不高,是一个下手的极好机会。他们觉得凭自己一千多人,发动突然袭击,一定能消灭这只一千多人的前锋。他们计划是消灭了前锋之后,在窑岗大队人马支援前迅速逃走。可是他们没想到,他们面对的这股前锋战力惊人,一击之下并不慌乱,凭着让人恐怖的火器,一下子打死了他们几百人。哥萨克骑兵一看不敌打马跑了。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窑岗人是绝对一点儿亏都不吃的,根本没打算放过他们,派出了两个骑兵团一人双骑的追了上来。
宁德通过这样一战也领教了哥萨克人骑兵的作战能力。以前窑岗人没少遇到敌人埋伏,可是很少有能冲进窑岗人队伍里面的,这次哥萨克人冲进了窑岗的队伍,也暴露出了窑岗人自己的弱点,那就是自动武器没法在混战中使用。
官兵们讨论这事的时候,都觉得应该每人再配一只手枪就更好了,近战的时候手枪更能发挥作用。不过这个提议被姜镶否定了,因为不可能为每一个士兵都再配一支手枪。但是窑岗的排级军官就配有手枪,所以,大家商议的结果是如果再发现有人冲进队伍里面,持手枪的军官要多发挥作用。尽管这样的机会不是太多。今后还是多多注意伏兵再说,在前面打探的斥候要更机灵一些了。
其实姜镶是这样说,可是他也清楚,遇到高明对手设伏,一般斥候很难发现。因为对手事先会对斥候侦查做很多准备。更主要的是,队伍要保证行军速度,前面侦查的就不能非常仔细。
姜镶他们在沿着唐努山南侧向西这一路兵马,过了唐努山之后,还要分一队人马向南,他们要和弄宁德他们从哈密派出一队运送粮草的人马在额尔齐斯河汇合,然后引导他们给姜镶他们进行补给。今后,姜镶他们队人马的补给就要从哈密出发,不能再从库伦方向进行补给。
姜镶他们和哥萨克人这一仗,算是和俄罗斯正式开战了。
指挥中心里面的张知木和陈玉峰、欧阳鹤也都没法判断出俄罗斯人会动用多少力量对付姜镶他们,不过他们有信心的是,只要补给充足,俄罗斯人奈何不了姜镶他们。
欧阳鹤看着地图说:“不管怎么说,我们和俄罗斯人非要打上一仗不可。这一仗打好了,俄罗斯人会和我们进行和谈。那样我们就可以和他们重新划定边界。我们可以要求沿着乌拉尔山西面划界。他们不服,我们就下决心打到莫斯科去。逼着他们同意。我看,那时候我们也要求他们沿着乌拉山划界,这里是一处易于防守的边界。”
陈玉峰不解的问:“我们打下了莫斯科为啥不把他们那里占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