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陆成祥告辞之后,黄玉坤没走,问张知木说:“哎!你们真的搞那个股份制?”

        “怎么,你也感兴趣?”张知木望着黄玉坤问。

        “我怎么不能感兴趣,别看我们守着世上最多的金子银子,那都不是我能花的。趁着我手里还有些银子,我要给孩子们早点打算一下。”黄玉坤说。

        “这个想法对,”张知木说,“如果巴尔喀什湖那边搞股份制,你就把银子投进去没错。我们需要大量的铜,搞了股份制,那些大股东们都会盯着,一两银子想乱花都不行,一定能盈利!很可能那边一投产,你的投资就能翻十倍!”

        “真的?”黄玉坤掐着指头算了起来。估计在算自己能投多少银子。

        张知木一直想快些推进工业化进程,可是事情实在是很难进行。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路子。那些容易进行的事倒是进展很快,很多县城和村镇,都由那些卖了地的地主开办了很多小型粮食加工成,也就是磨米磨面的厂子。有些县城甚至开了几家这样的加工厂。可是其他项目就难了。工业发展几乎就是窑岗人一家。不过,徽商想发展纺织业这是一个好兆头,张知木觉得应该鼓励他们作这事。现在陆成祥他们免不了的会从窑岗的利益考虑问题,可是张知木不能这样。必须将整个社会推上工业化进程中来才行。象徽商这样的财团不但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更有市场营销经验,这这样的商团,参与到工业化进程中来,很快就能发展起来,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张知木觉得好像找到一个发力点。

        从南边回来参加会议的范成坤、柳成璜、郑芝龙、秦鹏,还有李自成、宋献策、牛金星、刘忠敏,加上陆琪、范松等这群人是最后回到窑岗的。

        李自成回来还带着柳俊。在船上柳俊和范松相见自然是感慨万千,可是两个小兄弟,知道此时不能相认,眼泪只能望肚里面流。不过,漫长的海上旅行,聪明两个兄弟,还是找机会见了一面。

        两人都不知道该说啥好,只是趁着没人看见,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分别了太长时间,想说的话太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