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苏丹想了半天,才选了一个人派他作为特使去和窑岗人谈判。可是,特使还没有走,一个棘手消息传了过来。在第聂伯河东岸,两万耶尼切亚近卫军重甲骑兵为主的三十万奥斯曼帝国军队,将大明朝两万多人给包围了。

        奥斯曼帝国苏丹知道这可坏了,北面的军队想凭借数量优势,占大明朝军队便宜,那是找死。这件事不但要吃大亏,还影响和大明朝的谈判,可是苏丹还没来得将停战的命令传出去,前面战败了的消息又传了过来。

        原来,李威他们渡过顿河之后,没有向莫斯科方向跟踪攻击奥斯曼帝国军队,而是向第聂伯河方向快速前进。

        等奥斯曼帝国军队安排向回撤的时候,只能走西线,他们必须渡过第聂伯河向西走。可是百万大军,撤退也不是说撤就撤的。尽管奥斯曼帝国军队做了很详细的安排,可是等全军都知道要撤退的时候,渡河还是产生了混乱,甚至互相争抢浮桥,造成了很大混乱。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窑岗骑兵师带着一万多蒙古骑兵来到第聂伯河东岸。这些窑岗骑兵,没想到遇到了这么多要渡河的奥斯曼帝国军队,本来他们将情况报告给了李威之后,李威命令他们和奥斯曼帝国军队保持距离,同时派飞机前去侦查那边的情况。

        这些骄傲的窑岗骑兵和同样牛的不得了的蒙古骑兵,根本没有把奥斯曼帝国军队当回事,整个军队站在一个山岗上,向渡河奥斯曼帝国军队瞭望看热闹。

        所有军人都知道,大军过河的时候是最危险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发现有人窥视他们渡河的时候,不能不理了。当苏丹留下的指挥官,派出的侦察兵报告说,只有一两万大明朝军队在那边窥视他们渡河。这位军官肝儿都气炸了。没有这么欺负人的,我们这里还是百万大军,你们一两人就旁若无人的在旁边看我们笑话,实在是欺人太甚。

        这两方军人的想法就不一样了,窑岗的骑兵师长认为,我们看到你们是撤退,就不动手打你们了,等你走了,留下的地方是我们要的,我们在旁边等着。

        奥斯曼帝国军队经过血战本来是打了胜仗,本该马上攻占莫斯科结束战斗,可是窑岗人突然插了一脚,弄得像败了回去一样。官兵们很多都是不服气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