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开挖山洞难度就在这里,我们争取能通行三千吨的货船,这样山洞必须还是两个,才能双向通航,举架还要够高,水深也要满足需要。加上我们担心测量误差留出来的余地,山洞开挖的宽度高度,都不是火车隧道能比的!”卢炳义说,“这个工程我的压力也是很大,我们测量手段决定的,精度有限,所有留出来的余地就大。这一大,工程量可就增加的太多了!”
“所以我们水利工程学院的这边的科研也要搞起来。我们现在有红宝石激光器,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激光的准直性做测量工作。”张知木建议说。
“是的,我已经安排水利学院那边搞这件事了!我们的手段太落后不行,激光测量工具要是搞出来,我们很多工程都能用得上。我告诉他们,可以和杨昌他们一起研究这事。还是杨昌他们技术力量强一些,这样也可以依靠杨昌他们的给水利学院那边培养一下技术人才!”
看来卢炳义连这样的事都想到了,张知木心里很是满意。
与技术有关的事,张知木只有和卢炳义才能敞开了谈。关于培养人才的事,他们又想到了一块。
现在陆呈祥手里面的银子可是太多了,很多项目用银子,他根本不皱眉头。
卢炳义现在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扩大造船能力,除了汉口造船厂,他还建议在黑海那边的造船厂要建成一个成规模的造船厂,今后除了我们自己用的蒸汽船,完全可以出口。还有在南洋那边和日本也要成立造船厂,因为那边都有造船基础,只是我们把蒸汽等产品运过去给他们配套就行。
张知木也知道,中国要是想成为一个对全世界都有影响的大国,必须有足够的船航向在世界各地才行。不仅仅是海军的船,各种民船,都可以到世界各地寻求更大的利益。而现在窑岗人有这个技术优势。
所以张知木不但同意了卢炳义的建议,还约好等林宗伟先生回来,要一起坐下来好好研究这事。
白天和卢炳义谈了几乎一天时间,张知木觉得很有收益。自己出了穿越而来,有些技术优势,论智谋卢炳义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