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工作就是要做细!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到。很多事细节决定成败!你们的浮桥和浮动码头,要是有一个螺丝到时候少了都会是很麻烦的事。平时看着没事,战时很可能就耽误大事。工作越细越好!”
“是!张总,我们海军参谋部,有详细计划,到时候会将每件事都分解到各人。”范成坤说。
“还要有应变预案,要是某个人牺牲了,这个人的工作谁来做,都想有预案。考虑的越细越好!同时也要告诉官兵们,想的再细,战场上也会有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官兵都要有应变能力!”
看到张知木和大家研讨海军的事,坐在张知木身边一向愿意出风头的崇祯皇上也想发言,可是实在是插不上言。他对陆战队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更别提发表意见了!
张知木看出来的这点,可是也没啥办法!就不再管他。
欧阳鹤说:“陆战队的事,先说到这吧!我们会结合具体作战需要,给他们配备不同的装备。这些事我们都会具体将工作分到每个人头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
看了一眼林宗伟,张知木说:“林先生,说说我们现在的造船能力吧!范司令和我们谈过他们的想法,我们也要结合我们造船能力,制定未来海军的造舰计划!”
“这段时间,我们主要还是将精力重点放在培养人上了,没有盲目的扩大造船能力。没有人盲目扩大造船能力也会后劲儿不足。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我们不论是我们的技术人员,还是工人,技术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在船厂鼓励工人和技术人员创新,也重奖贡献突出的人,大家积极性都非常高。也带出来了很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这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现在我们镇江基地,可以造两万五千吨的钢壳船、五千吨的钢壳船、一千多吨的钢壳船。泉州和应天府(南京)的船厂都可以造两万吨的木壳机帆船、五千吨的木壳机帆船、一千多吨机帆船。镇江基地现在基本上不造木船了。现在汉口的造船厂也可以造钢壳船了,船坞和设备都齐了,也调过去一批技术骨干。虽然汉口钢厂还没有过扎出来能造船的钢板,但是通火车了可以先运钢板过去。大型的件还可以用船运。”
“现在普通的木帆船,已经满足不了我们需要。我们需要的最少都是机帆船。不过,我们目前的还不能所有船都造钢壳的,也没有这个必要!”张知木问道:“我们现在造一艘两万吨的船需要多长时间?”
“现在的船不同过去的木帆船,非常复杂。两万吨的钢壳船,完全交付使用,最少需要两年时间。木船也需要一年多时间。五千吨的钢壳船也需要一年半时间,木壳船也需要一年时间。其他的小些的船就没上变化。主要是我们船上的锅炉、汽轮机和电器设备安装调试非常复杂,而我们能参加这部分工作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几年毕业的学生跟着走了几遍,还不能完全独立领着人负责这些工作。再过几年就好了!”林宗伟解释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