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窑岗指挥中心内,今天可是人数最多的,就连对这些不感兴趣的黄玉坤,也在张知木一再劝说下来到这里观战。张知木知道,黄玉坤之所以来观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小青也在前线。

        小青他们是紧赶慢赶,算是在反攻前来到了前线。张炳臣早接到张本贵的电话通知,听说学生们到了,就把小青叫到自己办公室,用办公室里面的电话,给家里面去了电话。听到小青的从那么远的地方打回来的电话,黄玉坤眼泪一下子就流泪下来。娘俩突然好像有了说不完的话,在家的时候,也没觉得有这么多要说的。

        战场是非常锻炼人的,但是也是非常残酷的。学生们来前线的火车上,情绪都被鼓动的激情彭拜,来到前线都想去第一线参加救护伤员。可是前线有前线的规矩,尽管他们带队的老师一再争取,也只是争得了一部分男生跟着卫生兵上一线的机会。大部分学生还是在后方医院。

        医院也分成了俩部分,一部分虽然也是临时建筑,可是里面有取暖设施,有玻璃门窗,有雪白的床单铺盖,还有各种输液架子等,甚至有电灯电视和医院病房差不多。

        再有就是很多帐篷做的临时救护和安置病房。尽管帐篷内也安置大铁炉子等取暖设施可是和标准病房还是差得太多。

        那些很好的病房,当然是给窑岗官兵们自己准备的。

        张炳臣他们知道战斗打起来,窑岗官兵们的伤员不会太多。那些临时病房,一个是考虑一旦出啥意外,出现了很多伤员的话,要有准备。再就是抢救敌人被俘的伤员。这样的话,按照以往的经验,就是有多少医护人员也不够用了。这也是那些医护人员一起动手的时候。对于从战场上运回来的联军伤员,张炳臣的要求是能救治多少算多少了。

        反击开始后,很快就有伤员运回来了,窑岗军队的伤员很少,而且都由军医直接救治。随着大批俘虏伤员运下来,这些临时帐篷中,就开始了紧张的救治。

        一开始,小青他们低年级的学生们看到一个血肉模糊的伤员,忍不住有人就开始呕吐起来,不管事前下过多少决心,要在战场上表现一下,可是面对这一切还是很难控制自己。不过很多人开始参与救治工作一忙碌起来就好多了。尤其是看到大批量伤员集中送过来,人手不够用,不断地有伤员来不及救治而死去的时候,这些学生们更是忘记了什么害怕之类的杂念,主动地就去出手救治伤员了。平时没有练过缝合的看过医生缝合简单的学一下要领,也开始帮助伤员缝合伤口。这在平时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开始做了起来。

        张炳臣非常长愿意看到的就是眼前的一幕。学生们都参加救治伤员,会多挽救很多伤员的生命,同时也锻炼出来这些医学院的学生,他们再次回到学校学习的时候,那种状态会完全不一样。这是张炳臣经过多次参战之后得出的经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