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第一百三十八章李威到伦敦目标塞纳河

        尽管两国使团对于这个结果都有思想准备,可是他们没想到这个结果会来到这么快。本来他们还在想办法争取见到张知木,听到了这个李茂告诉他们的这个消息,他们明白一切都晚了。

        回到宾馆之后,两国使团的人聚到了一起,研究一下怎么办。他们都清楚,他们现在赶回去,幸运的话他们国家还处战争之中,不幸的话,他们回去后,连汇报的人可能都找不到了。

        两国使团的团长商量了一下,不管怎么说,他们是代表国家出来的,无论如何都要回去复命,至于使团团员,他们就不勉强了。

        最后,有几个使团成员要求留在窑岗,他们说等战乱平稳再回去。其实他们早就有准备,已经在窑岗外语学院和窑岗外交委员会找到了一份工作。

        原来因为翻译一份文件,外语学院的老师也不敢断定如何准确翻译,后来他们想到了有法兰西和西班牙使团在窑岗,就想办法找到他们向他们请教,结果这些老师和这些外交使团的团员们关系越处越好。这些外交使团的年轻成员们通过外语学院的老师更多的了解了大明朝和窑岗,都对这个伟大的国家崇拜的不得了,最后他们发现在外语学院做一个教师非常很适合他们。经过一阵试探,外语学院的老师们明白了他们意思,在经过征求领导意见,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一开始有些窑岗人不理解为啥要留用他们,后来张知木给这些人做工作说:“他们作为代表他们国家的外交官,为自己国家争取利益这是应该的,我们不应该因此而怪他们。这些离开了自己外交官的岗位,做其他工作也一定会敬业。我们应该放开胸怀,欢迎一切有能力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

        不管是法兰西还是西班牙能选来做为外交官出使他国的,也都是他们国家的佼佼者,所以张知木听说有些外交官想留在窑岗,当然是十分高兴。这些不但可以在窑岗外语学院教书,在外交委员会做通事,还能带来他们的文化,这对于就要张开手臂拥抱世界的大明朝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随着在窑岗工作生活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也会给窑岗百姓们心理上带来很大影响。这也能让大家的胸怀更有包容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