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朝中武勋官员对她的认同与接受,不过来源于皇帝的态度,和她表露出的会延续皇帝政策的态度,文臣士族刚被她绑上船不久,与其说他们是接受她,不如说是畏惧皇权,喜欢她带来的利益和心慈手软。或许,还有些是来自她拿出来的小玩意的好感加成。

        薛瑜很清楚,接受、或者在某种时候站在同一阵营是一回事,铁杆支持追随,就是另一回事了。就像工部尚书苏合,他作为士族,为了自己的利益站在薛瑜这一边,但出现更好的选择后,也会毫不留情地丢掉她。

        她不怕薛琅掌兵,但并不希望自己只是因为无人可选,而成为朝臣的选择。

        皇帝是她的老师,有些事很难用语言教导,虽然没有明确告诉她该如何走,但薛瑜想,她应该也是在学习的路上的。

        更何况,农业、建设和铺路等等才开了个头,民望只限于一部分区域的人,半年时间看似很长,但从她的身份变化上来说,简直是火箭一般的速度。薛瑜宁愿把步子放慢一点,根基打稳一点。

        “此后时机万变,不要后悔。”

        皇帝这句话,近乎警告,却也是给她的考试。

        时疫结束,叛乱初平的时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时册封,风声吹得好的话,甚至能有那么点众望所归的味道在。或许皇帝也是因为这些而做出的决定,但他也是在让她去想,未来会不会没有前路,她会不会,打开不了更好的局面了。

        齐国不需要世家之君,也不容守成之君存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