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动静越大,聚集来的人越多,基数有了,聪明人多了,藏龙卧虎还远吗?

        竹制品商户的帖子是请商街上卖墨锭砚台的铺子写的,最近这间铺子也兼职了代笔一职,赚得反而比正常生意多,薛瑜前面扫过的几个自荐帖子里,也有几封是来自他们的手笔。但这里透露出的不是笔墨铺子的意思,而是竹制品商户的试探。

        东荆不产竹,剿匪跑过许多个山头的伍戈写回来的详细战报里,却提到了荆南大片产竹的几座山。竹制品商户是黎国信州人,却不如说是逃走的荆州人。

        商贾们对通路还是敏感的,尽管对荆州态度更偏悲观,但抱着一点期待,就会对荆州蠢蠢欲动。

        “竹料可供,制伞可安排小型工坊,编制等工作则参考上一例为准。”薛瑜写好这份处理批示,允了荐书,继续将重任分给江乐山。

        后面还有十几份没看,叩门声响起,在旁一起处理琐事的流珠迎出去,通禀是伍戈回来了。薛瑜停了笔,“进。”

        伍戈推门进来,推金山倒玉柱般一撩甲裙单膝跪倒,抱拳行礼,“臣伍戈,领第二卫五百人守荆南,返回五百人,听凭殿下差遣。”

        听上去留下的人数极少,但加上工匠和训练得有些样子的民兵,就是另一回事了。想在第二卫离开后偷家,也得拿出真本事才行,但大军调动,大概率被探子观察到,回防也来得及。

        伍戈不是离开后第一次返回东荆,但上次回来十分低调,这次却是大摇大摆从东荆城东城门带队进来,穿戴完整,从厮杀中磨砺出的凶悍锐利感扑面而来。却只是展示自己的强大,让薛瑜能清晰感觉到,这把剑并不会伤及握剑人的手。

        “伍将军一路辛苦,起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