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一折薄薄的佛经,翻开后发现,这是一本手抄的心经。
沈瑜仔细分辨纸张,墨迹,符合清末民初的特点。然后分析其字体,这本佛经的字体,有欧阳询、李北海书法的韵味。小楷结字向右上方耸拔,重心偏上偏右,视觉上字有欲向右倒下去之感。造成这种观感的手法有,上大下小,上紧下松,左侧伸展右侧缩短等,加之以运笔爽利果断,笔画刚劲有力,故此,字体虽小,但气势宏阔,英气逼人。
沈瑜看到心经的最后,有蔚若的落款。
他迅速思索,终于由落款想起了一位书法家---吴郁生。这种字体,很像吴郁生以倚侧和险崚著称的特点。
吴郁生,字蔚若,又号钝斋,光绪三年授翰林,历任内阁学士、礼部尚书、四川督学等。宣统时,任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其擅诗文,工书法,为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擅作正楷和行书。
吴郁生晚年始终保持着低调与矜持。他轻易不为人书写,故其墨迹甚稀,惟独佛缘深厚,数次抄写心经。
通过与所知资料印证,又有地图的保证,沈瑜再无疑问。
他把那本手抄心经拿起来,对摊主询问:“老板,这是本心经怎么卖?”
这时,之前浏览字画的另一位客人离开,摊主生意落空,又把注意力转回到沈瑜这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