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看着陈老师把这组硬果排列好,似乎是回忆起了什么。
他说道:“我记得有收藏紫砂的大家,曾经评论过,陈鸣远製器“于小件尤不苟,往往于他人不经意处,妙用巧思”,由本件观之,确是的评。”
几个鉴定师看过之后,其他几位老板也轮流观看把玩。他们几位都喜欢喝茶,听到这几位鉴定师的评论,再看这几枚硬果茶宠,都是爱不释手。
刘壁云问道:“几位老师,这一套硬果小件儿,大概的价值是多少?”
陈老师说道:“考虑到这是清早期的作品,又是什锦硬果小件一套七件。如果上拍,大概的估价应该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五万之间。”
董明听了这个价格,目光在沈瑜几人身上扫过。他向于老师询问:“于老师,这类藏品在市场上,是不是很罕见?最近的几次拍卖会上,似乎没见到类似的藏品。”
于老师说:“精品又成套的紫砂小件,比较少见。如果有明确作者的,那一定十分珍贵。
比如那把明代的壶,因为辨认不出作者是谁,我才给他估价不到百万,否则那就要几百万了。
这套紫砂什锦硬果,十分罕见,咱们这次的拍卖会上就没有。可惜,沈瑜同学如果早几天买到这些紫砂藏品,就可以送到拍卖会上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