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隐约记得,寿春宝盒者多为漆器制品,早在明代嘉靖时期已有制作。乾隆时期仿制了一批剔彩雕漆春寿宝盒,无论质量亦或艺术水平,都可与嘉靖时期的制品平分春色。

        但是,以铜胎掐丝珐琅制作的宝盒十分鲜见。

        这只宝盒制作殊特之处在于,无论「春」字内的寿星,还是八个开光内的高仕人物,均以精铸镀金头首,平底凸起与盖面,除有画龙点睛之效外,更令整器益见光辉、倍添绮华。再者,乾隆时期的铜胎掐丝珐琅器,以人物图案为主题纹饰的非常罕见。

        他带着疑问,开始在网上搜寻相关资料。

        能找到的资料显示,现知同类的盖盒,只能在网上找到两例:一件曾于1961年英伦拍卖所售出;另一件是,1972年一位藏家捐赠给基金会的藏品。

        沈瑜查不到更多的资料,只能放下疑问,以后再查。

        他看着这六件精美绝伦的文物,心中无限感慨。从来没想到,这次任务能收集到这么多精美的文物。这些东西基本是雍正、乾隆时期的宫廷器皿。

        能够收集到一件此类文物已经很不容易,如今全居然收集到了六件。

        他将六件古董的大概估价累计计算。香薰(一对),三足炉,摆件,玉山子,寿春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