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跟着于老师,进入博物馆的工作区,来到一间研究室。

        宽阔的工作室中间,摆了几张工作台,已经围坐了几个的人,正在聊天。周围还有几位工作人员。

        展台正中,放着的正是那只乾隆铜胎掐丝珐琅春寿宝盒。在宝盒旁边,还摆放一只印盒与一只扁瓶。

        沈瑜看到另外两件古董,都是铜胎掐丝珐琅的工艺,知道是拿来做对比的。

        工作室靠墙,还有一个大型的投影屏,另外还有几台电脑。

        几个老者看到于老师进来,其中一个戴宽边儿眼镜的老者对于老师说:“于老师,藏家来了没有?”

        于老师拉了拉沈瑜,对几个围坐在工作台旁的人说道:“我给几位介绍,这就是春寿宝盒的藏家---沈瑜。他是滨海来的,是位年轻的收藏家。”

        沈瑜被众多的目光注视,如果是一个年轻人遇到这种情况,或许会紧张,但是,沈瑜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已经可以很自然的面对众多目光。

        他对着众多年长的人微鞠一躬:“诸位老师好,辛苦几位老师了。”

        坐在首位的老总者说:“这都是我们的工作,你有捐献里的善举,我们自然也不怕辛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