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看到这位胖胖的老人,有听到他的话,迅速回忆起对此人的一些印章。
王问主动给双方做了介绍。
秃顶老人是牛池,矮瘦的老人是安河。沈瑜打招呼的同时,依稀记起两人都是本地的画家。他们比沈瑜年长许多,但说话中,都带着几分客气。
宋真说道:“沈老板最近可是少见,您看看这幅画怎么样?我刚才正与何老师在这谈价呢。”他指向那副立轴。
他句话里有几层意思,最重要的就是,这画我正在谈,您先别抢。
王问也说道:“沈老弟,真是巧了,我与何老师正在谈这幅山水镜心,你对收藏很有心得,看看怎么样?我还拿不定主意。”
沈瑜听明白了他们的意思,笑着说道:“既然几位老师正在谈,那我就不好多说什么了。”
何年却说道:“沈老板,不管买不买,看看无妨。”说罢,伸手示意沈瑜看一下那两张画。
沈瑜推却不掉,就先看向镜心。这张山水画尺寸不大,纸墨古香古色。作者没有留下款识,画中描绘了一角陵岩,山寺隐隐,云水流动的自然景色。除此之外,能证明这张画身份的,只有镜心旁边附有一张边跋。边跋内容是:元人秘宝。康熙五十七年横云山人王鸿绪于长安。有印文:王鸿绪印、俨斋。
沈瑜看完之后,不置可否,又看立轴。立轴描绘了一位少年或学生,正在抖空竹的场面。作者是从侧面的角度,去刻画角色,造型与笔法是典型的蒋兆和风格。这张画的款识算得上简单,只有“兆和”二字。印文:兆和。立轴的尺寸是89×53cm。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