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外界称楚江河是天下名将,可楚江河却不这么看自己,在他心里,没有比守住烽火台更重要的事。
既然战争可以避免,为什么还要去迎战?每减少一些消耗,对正在发展的伏国都相当重要,至于叫骂,骂呗,反正烽火台里有十几万的守军,谁怕谁啊。
北燕关倒是交战了几次,因为张傲不是楚江河,张傲身上还担着伏国的声誉。
双方的几次交战都不算有多激烈,阿鲁木数次来攻都派了不同的军团搭配,虽说每次都有数万人,可两军交战没多久阿鲁木总会鸣金收兵。
且大多时候都是以防为主以攻为次,张傲派出去迎战的军队往往还没打明白呢,草原人就撤了。
阿鲁木这样的行为真是给北燕关的将领扔了一团又一团的疑雾,唯独是张傲,他觉得他看到的色彩是越来越多了。
至于山岩关,古特力是安静的不能再安静了。
他手上虽说还有着四万左右的军队,比起往年出征山岩关的人数也并没有差上很多,可他完全没有进攻的意向。
没有进攻是一回事,但古特力的这四万兵马倒是很勤快,时不时的就集结起来操练,倒是弄得那些潜伏在大营外的斥候紧张了好几次。
随着寒冬到来,天气渐冷,火烈和阿鲁木也没有再向北燕关和烽火台挑衅,慢慢的,他们和古特力一样,时不时的集结大军操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