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老师会在每次期中或期末考完试之后用班费买些笔记本,钢笔之类的东西发给班级成绩排名前十学生,以此来鼓励学生学习的进取心。
这对于肯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不错的鼓励,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实物不只是可以拿来用的文具,还是一种证明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的体现;而对于不怎么学习的学生来说却是无所谓的东西,这些不过是好虚荣的好学生用来廉价的显摆;而他们的班级地位的体现也并不靠这些,而是靠打过多少次架,说过多少句脏话与气哭或气走过多少的任课老师。
奖励本来是在前几天就打算发放的,但几天前男孩生病的消息打消了他的这一计划,段老师算的上是很尊重学生的老师,所以觉得在多少等男孩病好后回来发下去也不迟。
男孩在期中考的排名是第二名,虽然数学和物理两科满分,但不及三十分的英语实在是他的短板,作为第二名的男孩得到的是一只银白色的金属钢笔。
当老师念到他的名字要他上讲台领取奖励时他总是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就像一位打了胜仗的将军在接受论功行赏时的军功章一样;学习毕竟是多少有些无聊的,于是那时的男孩总是把一次次的考试当成是在进行一场场的战斗,以此来激奋自己对学习的兴趣。
女孩的奖励是一款线装笔记本,她的排名在班级的第五位。
段老师一次性发放完所有奖励后照例说了他每次发放完都会说的那句话,“奖品不算太丰厚,但却是对同学们学习成绩的一种肯定,望同学再接再厉,继续创造出更让自己也更让老师与家长满意的成绩”。
“给我看看那支笔”,下课后女孩说。
男孩将笔递了过去,“我刚打的水,试试好用不。”
女孩将胳膊肘衬在男孩书桌上的一摞书上,在草稿纸上随便写了几个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