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今年是15文钱一个。”
晚上,张知木就睡在东偏厦,被子虽然单薄了些,还可以,总算干净。在这个没电视电灯的穿越以来的第一夜,张知木睡得很不踏实。虽然没听见黄鼠狼、狐狸、山猫的动静,可是觉得老鼠太多,而且个大。
白天就满院子乱串,晚上更是成精了一样。
双手捧着后脑想:应该从哪着手起步呢。自己的特长是软件,在这一点用没有可能,穿越的这辈子都不会有用。什么C++、di
&,下了多少功夫啊,没用啦。可能自己那无线电专业更能有用点。对要先发电,没有电神马都是浮云啊!哎,还是先解决吃的问题吧,要先生存后发展吗。有粮才能心不慌嘛。我脑子里的知识要靠好多人帮我去运用,我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啊。对啊,只要有吃的就会有多人,只要吃得好就会有很多人才。明天先熟悉熟悉周围的情况吧。
天刚亮,就听见黄玉坤起来做饭,放鸡的声音。张知木也只好穿衣起床了。吃早饭的时候,黄玉坤对张知木说:“哥,不管你什么来路,你先听我的。一会跟我到那三家(邻居)去见见,就说你是我大姨家的表哥,过来看看我。另外没你要穿我买的衣裤、鞋子。给你准备了一块蓝布,你要包头巾,因为你没有发髻,这么短的头发,又不是和尚,让人奇怪。你那原来的衣裤料子做工都不一般,我凉在屋里了,怕别人看见。主要是别让人起疑,不然让衙役捕快知道,你又说不出来路。告你个反贼细作,非砍头不可。”
一席话听张知木浑身一机灵,也感叹黄玉坤之细心。“好,就听妹妹的。”
早饭后,黄玉坤用瓢盛了满满一瓢苞米面,领着张知木,先去北面刘家,刘家男主人叫刘满堂。
这刘家是这窑岗的地主。从刘满堂的爷爷开始,在岗北山脚下建起了缸窑,烧大缸。开始生意不错。现在岗上的几处房子,原先还有一个土围子,是个大院。后来到刘满堂父亲的时候,生意就不行了。可是五楼偏逢风雨,一天窑塌了。既没钱重修,也不愿重修,就没再修。好在生意好的时候,把岗周围的地都占了,还向官府办了文书。虽然由于地势高,十年九旱,也算有几十顷地。由于位置还好,挨着通往杀胡口的官道,隔着官道就是小凌河。旱的不厉害的时候,下河取水浇地也能有些收成。到了刘满堂这辈,土围子早塌了,慢慢就剩这四间院子了。其中,南面这间还卖给了黄玉坤。现在刘家除刘满堂两口外,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刘富贵,实在不愿在窑岗待下去了,跟人家走西口了,去张家口做生意,据说还不错,在皮货行从小学徒做起,慢慢被老掌柜的看中,招为上门女婿。娶了老掌柜的独生女,也就成掌柜的了。去年还回来一趟,风光的很。家里还有一个十三岁女儿、十岁的儿子。
听完黄玉坤的介绍,张知木几乎没啥感兴趣的,唯一感兴趣的的就是那座倒塌的缸窑。有缸窑,说明这就有烧缸的材料,那可是耐火材料啊,以后一定用得着。另外烧缸也是个好买卖啊。现代社会也离不开它啊。以后搞化工,那可是腐蚀材料的容器啊,住宅的上下水都可以用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