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岗一共有三处靶场,一处在西山泡子那边,主要是给预备役士兵训练用,一处是山洞军营的东面一处山坳里,另一处李云鹤的试枪用的靶场。不过现在都已经满负荷的用上了。
按照张知木的要求,窑岗的技术工人组成预备役作为二线部队使用,不是十分紧急的情况,不用他们到一线去。因为培养一个技术工人,实在是不容易。
张知木知道,如果历史按照原来的轨迹走的话,李自成应该是明年初一,就宣布称帝,初八就会誓师出发进攻山西。
可是,过了初一之后,西安那边,窑岗的情报来源就中断了。这让张知木也觉得很不安,他实在是怕**出事儿。这样的一个情报来源,实在是太难得了。
事实上,也正像张知木预料的那样,历史又按照原来的走向,顽强的回归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李自成和他的和他的将领们,追着孙传庭的溃兵,直到西安城下,没给孙传庭一点儿喘息的机会,很快的就围住了西安。
孙传庭的几万军队是因为有窑岗人支援的粮饷,才支持着回到西安。孙传庭原以为,回到陕西能喘口气,再重整旗鼓,或许可以再次创造奇迹,能有机会再次翻盘。
可是李自成和他的将领们很快的就看清他的想法,没再给他任何机会。在西安,孙传庭的军兵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知道西安守不住太久,他就带着人分散突围而去。
李自成他们夺取西安,要在这里建国称帝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孙传庭一撤出西安,李自成就带队进到西安,活捉了秦王朱存枢,开始安抚民众,救济灾民。很快的就稳定了西安民心。李自成将西安改名为长安,恢复唐朝时的名称。同时,李自成的将领们横扫陕西全境,进而将宁夏甘肃以及四川一部分也占领了。
可是,说是李自成的将领们横扫陕西,而事实上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甚至不乏惨烈之战。
比如榆林之战,攻守持续十三个日日夜夜,矢石、炮火从无片刻停息,攻者勇敢,守者顽强。最后李自成的军队用**炸城,将城东南城墙炸塌数十丈,城内起火,李自成的军队军蜂拥而入。巷战从中午到傍晚,各自矢尽刀折,尸体堆积塞道,鲜血流满通衢。在榆林战死的大将总兵有尤世威、侯世禄、侯恭极、王学书、王世钦、王世国、王世臣、李昌龄,裨将和副将有尤翟文、常怀德、李登龙、张发、杨明、游击孙贵、龙养昆等。另有守将游击傅德等十人。城中妇女、儿童都和前来解放他们的李自成军队血战到底,没有一个投降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