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他们西路的蒙古兄弟这次集结有两万多人马,对宁夏卫是势在必得。

        之前汗王们一再约束他们,不许他们惹汉人。因为汗王们根据情报得知,现在驻守这里的汉人,不同以往,他们手里的火器非常厉害。就连在中原横行无阻的李闯王的军队见到他们都望风而逃。而鄂尔多斯蒙古人跟李闯王打过几仗也是败多胜少,更说明他们实在是厉害,所以汗王坚决不许他们向汉人寻衅。

        这两年不能到汉人那里劫掠,这些蒙古安达们日子过的很拮据。现在汗王们终于要向汉人开战了,这些早就憋足了劲儿的草原上的英雄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只是由于需要统一行动,汗王们要求他们隐蔽待机。这可让这些蒙古人非常难受。不过,蒙古人军纪严格,他们也只好执行。

        至从鞑靼人将瓦剌人赶出贺兰山地区,他们就占据了贺兰山的北部西部。鞑靼人非常垂涎气候温和湿润的贺兰山东部平原地区。

        历史上,中国的各个大山中,没有一座像贺兰山那样几乎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它地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重要屏障。几千年来,先后有匈奴、鲜卑、羌族、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居留、放牧。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贺兰山基本上算是南北走向,南北长有二百多公里,东西宽有二十到四十公里。贺兰山山间有数个东西向山谷,著名者有贺兰口、苏峪口、三关口、拜寺口,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要道。

        窑岗人占据了宁夏卫之后,对贺兰山上的几个关口都进行了加强。特别是都加筑了炮台。李魁来到宁夏卫之后,他知道黄河以东的防御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他就把重点放在了对贺兰山以北和以西的防御上。贺兰山易守难攻。不过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西面坡很和缓,不像东面的这么山势陡峭。因此从几处山口向西出击也很容易。李魁可不是一个只想守的将军,要不是陈玉峰一再要求西面只守不攻,恐怕李魁早就坐不住了。

        陈玉峰和欧阳鹤都亲自考察过贺兰山,他们也深知这里防守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才决定让李魁这样一位将军过来守御。李魁看起来像一个粗人,其实不然,细的时候他心比谁都细。而且这人心理素质极好,这与他的经历有关。有些东西不是能学会的,必须又说经历才行。

        李魁得知蒙古人集结的消息后,派出了很多探马斥候越过贺兰山进行侦查,也大致清楚了,有一两万蒙古人要来进犯。对付这一两万人进攻,李魁倒是不担心,李魁想的怎么能歼灭这一两万人。因此他向宁德请求,将他手里的骑兵军调过来。可是宁德已经将骑兵第二军的两个师调到嘉峪关去了,只给李魁调来一个骑兵师。不过,宁德把步兵第二军的一个师也调给李魁。好在第二军的马也不少,有事的时候步兵也可以靠马匹进行快速机动。贺兰山东侧也是半农半牧区,更不缺少战马。李魁这边还有一个水军大队。他们有几艘拖船可以拖着驳船,在黄河上来回巡逻,驳船上炮可以威慑岸上对手。

        蒙古人不傻,他们清楚窑岗人的优势,所以他们都集结在贺兰山西侧远离黄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