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木对卢炳义说:“卢先生,我们马上就要进入一个航空和航海的时代,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儿我们要跟上了。”
卢炳义听张知木说很严肃,放下手里的杯子,问:“啥重要的事儿?”
“天气预报!”为了引起重视,张知木一字一句地说。
“啥?天气预报?”这回是卢炳义惊讶了。
“对!就是天气预报。”张知木回答得很肯定。
李云鹤说:“小的时候,我父亲看看天就能知道明天是不是晴天。因为他以前管炼铁炉,对天气很敏感,也就练出来了。”
“我说的天气预报是科学的进行天气预报,”张知木说,“你们知道风是啥?那就是空气的流动,那么空气是怎么流动的呢?就是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哪里的的压力高呢?温度高当然压力就高。雨是啥呢?就是冷空气和湿热空气相遇变冷了凝结成水,滴落下来了就是雨了。这湿热空气和冷空也是受压力影响而运动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各地的空气压力、温度风向、风速,做出空气流动的预报,也可以据此进行天气预报。”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卢炳义说,“小范围的测量参数没有用,大范围的参数,我们没法测。再说了各种不可知的因素都可以对空气产生影响。”
“卢先生说的对,”张知木说,“要想做天气预报,最好有全球的参数才行。不过我们现在做不到,但是我们要努力做到尽可能大范围的测量天气参数。最后我们一定要在全球都进行天气测量。不但地面要测量高空也要进行测量。有了这些参数,还要根据我们的经验,建立数学模型。以后有了计算机,我们可以用计算机进行运算,做天气预报。”
“温度、压力、风向、风速这些仪器,需要杨昌他们进行研制,”卢炳义说,“还要用电报将数据发送回来,各地的数据都要进行记录,长期的数据有参考价值。”卢炳义马上有些进入角色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