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现代言情 > 改变 >
        “有些关键点的数据更重要,”张知木说,“我们可以在秦岭、梅岭等主要山峰上建立气象观测站。慢慢将全国都布满观测点。以后我们还要在南洋建观测站,因为热带气旋就是在赤道上产生的。我们在南方测量到气旋就可以提前进行台风预报?”

        “哎呀!要是台风能进行预报就太好了。我们出海就安全多了。”卢炳义说。

        “我正在要求杨昌他们他搞无线电探测仪器,也叫雷达。”张知木说,“我们以后可以用雷达探测台风到了啥地方。”

        “台风还能用无线电探测?”见多识广卢炳义也有些发懵。

        “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含有大量的水汽,空气密度也大不一样,对电磁波的反射也不一样,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气旋的反射测量他们的位置。”张知木说,“还有,我还要求,杨昌他们研究声呐。今后探测海底的深度,不用铅垂,用声呐就行。”

        陆成祥插言说:“张总啊!我看打仗赚银子的事儿你就不用管了,你就把这些别人弄不了的事儿管起来就行。外面打仗,和赚银子,你不吱声也没大事儿。”

        “陆先生说的是,”张知木说,“我们再把江南彻底收回来,我们大局就定了。我更多地要把精力用在这些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事儿上。”

        “张总,我建议这天气预报的事儿,应该由石涛来管。他们水军本来就有专门观看天气的,他们为主进行这件事儿我看现在算是最合适的。他们现在有一个现成的班子,只要再增加人手就行了。需要进行一些计算时,我们可以派人参加。”卢炳义建议说。

        “嗯!我看行,这些天石涛他们能过来,我们就再研究一下。”张知木说。

        说完天气预报的事儿,李云鹤说:“张总,我还有一个建议。我们能不能在太原那边建一个汽车厂。我们给窑岗搞了三十多台汽车。可是那都是一台台生产的,根本是就是生产线生产的。不计成本用还行,可是今后我觉得这客车市场实在是大多了。以后长途客运的马车都会被汽车取代。所以我建议搞一个专门的汽车生产线,这样的生产线即可以生产客车,也可以生产货运汽车。不过,在我们窑岗在扩大建厂,占地紧张了不说,还要建设很多住房。因为招聘的工人要很多。我看太原城里的房子要比窑岗便宜多了,还有不少空房子。我们就在太原建立一个汽车厂,那里离窑岗还不远。也能减少窑岗这边的压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