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守卫海峡的军官已经被苏丹下令拉出去挂在绞架上,他是因为大明朝人战船通过海峡,没有下令开炮而被绞死的。大家都知道这家伙死的实在是太冤了,不过是个替死鬼。其实整个奥斯曼帝国上下,越是高级官员和高级将领,越是认为这仗很可能打不起来,别看现在奥斯曼帝国上下一起动员,准备打仗,他们知道根本打不过大明朝人,他们更知道,苏丹陛下清楚这点,所以很可能是又一次割地赔偿给大明朝人,然后大家还是骂骂街,发发牢骚,该干啥干啥。不过这次这个家伙在绞架上晃来晃去的,告诉大家,这次苏丹是玩真的了。这家伙的命也就是起这个作用。
不过很快一个报告让苏丹陛下不得重视这个炮团了,因为他们突然开炮,把伊斯坦布尔城墙给摧毁了。
其实这个炮团,接到宁德将军命令向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开进展开部署,侦查参谋就带着一个侦查排,提前来到预部署阵地进行侦查。
年轻的参谋是窑岗军事学院毕业的,在基层锻炼了一阵,就提上来了。他带着侦察兵们,来到预部署阵地一看,这里还真是个好地方,这里离海峡对面只有七百多米,整个炮团展开就直接可以威胁伊斯坦布尔,也就是说整个伊斯坦布尔就在炮团的炮口下。可是这样地方,对面也不可能不防,对面这个伊斯坦布尔就是一个城堡演变成的城市。这个伊斯坦布尔两侧沿着海岸,还有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很多城堡,不但伊斯坦布尔城墙上,这些城堡上面都修建有很多炮台,炮台上架设了很多大口径火炮,看得出这些火炮都经过校射,不认真对待,弄不好要吃亏。这个参谋回去后向团长建议,炮团大张旗鼓开进,然后秘密撤出,进行秘密布置,还要请示开进部署之后,要立刻先发制人进行打击,不然弄不好让对手先开炮,难免会吃些亏。
团长为此向宁德将军汇报了这个建议,宁德将军当然非常欣赏前方将士们能有自己的想法,同意他们根据具体情况开展行动,适时对伊斯坦布尔进行威胁射击。
炮团接到宁德将军同意他们的意见后,参谋又一次带领一个班子来到海峡东岸,做了详细作战计划。等他们再次开进的时候,果真是大张旗鼓的。自然这个情报就报告给了伊斯坦布尔。可是夜间,一只军队突然进行了战场封闭,炮团秘密转移进行了秘密转移。
天刚刚亮,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薄雾中炮兵阵地上一声令下,所以大炮迅速退去炮衣,炮口摇向对岸只有几百米的伊斯坦布尔城墙上。这样距离就像用枪顶着脑袋射击一样,所有大炮都是直瞄。炮手将炮弹填进炮膛,锁好炮栓。一声令下,炮兵阵地上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火光中一阵烟雾升起,整个**炮团所有大炮同时开火,将炮弹直接扎进伊斯坦布尔城墙上。
本来守城的奥斯曼帝国官兵们早就得到消息,海峡对面已经开来了大明朝人的炮兵,苏丹亲自下令,守城官兵一定要万分小心,所以城上官兵们真的是一步不敢离开城墙,因为那个守卫海峡的将军尸体还在伊斯坦布尔随风飘着呢,他们谁也不愿意去陪着他。
可是人终究不是铁打的,经过一夜的煎熬,天快亮的时候,大家都困得不行了,一个个都站着就能睡着了。可是就在他们一个个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接着他们脚下城墙开始跳舞了,很多人随着跃起来的城墙碎块飞了起来。射击距离实在是太近了,炮弹几乎没有飞行时间。炮团所有大炮每门炮发射了五发炮弹,然后停止射击,所有大炮收拾好马上用牵引车直接拉走。他们根本没给对手任何反击的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